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政策法规

教务管理

关于制订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7-6-12 12:58:51 来源: 点击次数:280次

科技职院教字〔2017〕11号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紧跟湖北经济产业变革,强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让合作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校“优质校建设”项目,提升我校内涵建设水平,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对我校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请各专业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湖北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培育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制定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需解决现行人才培养工作中也已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和有效。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专业制订毕业学分要求的总学分、总学时数和执行中的数据不一致;教学进程安排中的课程修学要求与课程开设的实际学时不一致;分段教学课程或按周安排课程总学时与课程开设的实际学时不一致。
    (二)部门专业教学进程安排不合理,各学期安排课程学分不均,周学时数偏少,同时课堂教学学时量偏多,校外兼课教师依赖性大,学生课外学习与“创新创业”活动等个性化自主提升的时间不足。
    (三)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够清晰,知识技能点整合不充分,课程中存在相当数量重复冗余知识技能点。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较多基于现行教材或旧的岗位技术标准制定,没有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角度和新职业标准来考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针对性不够。
    (四)理论知识的适用与够用程度把握不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各自为政,结合不够。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部分实训条件建设的目标性不明确,存在盲目性建设,导致现有实训条件功效空置或发挥不足。
要在制订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逐步探索矛盾化解的机制和方法。
    三、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一)明确岗位目标,修订人才标准
各专业要从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入手,借鉴兄弟院校改革经验,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等人才质量标准,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合理确定课程结构,明确专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确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并结合学生个人发展,修订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要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就业及时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弘扬工匠精神,坚持立德树人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弘扬工匠精神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把弘扬工匠精神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组织开展工匠进校园、工匠讲堂等活动,组织老师学生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工匠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增强本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确定能为专业能力提供支撑的核心课程。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各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同时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教育;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数字化学习资源对学生心智的开发。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
    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尝试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项目,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加大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的力度,尤其是课证融通、课赛融合、理实一体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处理好岗位证书教育、技能大赛与课程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方法能力。加大课程内容改革与整合的力度,根据知识和能力相互间联系,对内容相互关联的、具有综合可能条件的课程适当整合成一门课程,同时防止内容脱节、分割、重复的情况。对于不同专业的同类课程,课程内容要有明确的区分度。
    依据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逐步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逐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
    (四)突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多元教学模式。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依托专业教育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每个学院开发建设1-2门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融入知识讲授、课堂研讨、课程汇报、课程作业等专业教学各个环节。
    (五)引入多元评价,完善考核机制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评价办法,探索证书替代和劳动替代评价机制,建立突出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各专业要进一步深化考核改革,强化过程性考核,不断地完善考核制度,探索适应行业企业要求、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考核方法。另一方面,各专业要与行业企业共同改革评价指标与考核内容及方式,同时让行业企业、家长、政府等成为评价的主体。试点开展以用人单位为主,对“订单班”专业能力课程进行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以订单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校企“双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体系,实现所有职业能力课程由企业评价、二级教学单位人才培养质量由行业企业参与考评的考核评价机制。
    (六)拓展双向教育,促进多元发展
    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广泛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学生强化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为保障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各专业要为学生在本专业深造及跨专业学习等提供纵向和横向的学习机会,以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在纵向培养方面,各专业在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中要加大纵向专业能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学生获得高层次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在横向培养方面,为提高学生在相关专业或临近领域的复合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职业基本素质,鼓励各专业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能力核心课程即跨专业核心课程或跨学科专业能力核心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相关辅助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相应的辅助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纵向延伸能力和横向扩展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个体职业素质,促进多元发展,成为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对于一些条件成熟的专业,可试点推行主辅修制,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读辅修专业。对一些优势专业可积极探索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七)加强素质教育,促进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及合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活动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使受教者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二级学院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八)培育卓越人才,注重个性发展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同时,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要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考虑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基础上,加强创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教学组织中,要善待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把学生的创意作品和创意行为纳入其课程结业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个性发展。   
    (九)推动中高本衔接贯通,促进人才培养体系衔接
    推动中高本衔接,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与本科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课程及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重视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十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试点现代学徒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各二级学院遴选一个专业,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均承担教学任务,学生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完成学业,获取全日制专科文凭,具有“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岗位培养、岗位成长”的特征。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班级,可积极尝试进行学分银行、弹性学制、大小学期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有条件的学院按专业建立专业社团或按技能大赛赛项类别成立社团(学习小组),配备相应指导老师,形成“师傅带徒弟,师兄带师弟”的第二课堂专业学习形式。
    四、政策制度依据
    (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6号)
    (三)《国务校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
    (四)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
    (五)《国务校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9号)
    (六)《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
    (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九)《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
    (十一)国家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
    (十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十三)学校十三五规划文件
    (十四)学校各专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实施效果、问题呈现、当前人才需求特征、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思路)等
   五、具体要求
    (一)学制、学分和学时
    2017级普通专业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籍有效期为8年。各专业应设置不少于140学分课程,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20~130学分之间,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300~2600学时以内。普通课程16~18学时计1学分,以周为单位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20~24学时1学分。为优化教学效果,各学期教学量应均衡安排,每学期平均周学时数控制在20-30之间,其中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平均周学时数不低于20。
    (二)课程设置
    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课程体系可由四部分构成: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创新创业精神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素质,各专业应严格按表1开设。
    表1:公共必修课一览表(全校统一开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说明及要求

开课单位

学时

理论

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36

18

建议安排在第一学期。

思政课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54

18

建议安排在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

1

18

12

6

建议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以讲座+视频教学的方式完成。

心理健康教育

1

18

12

6

建议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

学工处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3

66

18

2

军训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两周,军事理论可以讲座形式穿插在军训期间完成。

武装部

实用英语

2

36

30

6

建议安排在第一学期。

公共课部

大学体育

3

54

0

54

建议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36

18

18

建议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以讲座+视频教学的方式完成。

招毕办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3

54

36

18

教学内容以介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概念及运用为主

电信工程学院、各学院

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2

36

18

18

教学内容包括创意、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招毕办、各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

2

36

30

6

教学内容可包括风俗礼仪、文化制度、诗词书画等。

公共课部、各学院

行为养成与素质拓展

3

54

0

54

学工处根据学生在校遵守行为规范及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情况给予学分。包括行为养成1学分,素质拓展1学分,安全教育1学分(各学期安排安全专题讲座)。

学工处

小计

29

534

276

258

 

 

    2.公共选修课:校内公共选修课设不少于23个学分课程供学生选修。学校将开通在线教育平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共选修课,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及课程。
    学生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具体校内公选课程见表2。各专业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开设其他课程,但课程设置应旨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表2:校内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说明

开课单位

学时

理论

实践

大学生党的知识培训

1

18

12

6

帮助学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以党校结业证书为修学依据。

组织部

高等数学

2

36

36

0

建议安排在第一学期,各专业任选。

公共课部

人文与社会

2

36

18

18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

公共课部

SIYB创业培训

1

18

12

6

帮助学生掌握小企业运营所涉及到的基本交易环节。

继教院

沟通与礼仪

2

36

24

12

包括普通话训练、社交礼仪、交际与口才等。

工商管理学院

艺术欣赏

2

36

24

12

包括音乐欣赏、书画鉴赏、影视作品赏析等。

传媒艺术学院

应用文写作

2

36

24

12

帮助学生了解常用应用文文种的种类、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

公共课部

专业法律

2

36

24

12

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法律基础知识、理解法律的基本内容、并能在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

各学院

心理健康专题

1

18

12

6

包括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心理团辅、心理素质拓展等。

学工处

体育专项

2

36

0

36

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

公共课部

听说过级

2

36

0

36

为需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大二学生提供考试辅导。

公共课部

专升本培训

2

36

36

0

可综合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有关部分,主要为需要专升本的大二学生提供考试辅导。

公共课部

戏曲鉴赏

2

36

18

18

限选课,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开设

传媒艺术学院

小计

23

414

240

174

 

 

    3.专业必修课
    一般包括5-7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即:体现专业特色,以该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原则上应该是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课程设置必须打破学科体系的局限,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课程与专业知识,实现课程体系的项目化。具体要求如下: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将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总目标,细化到课程体系的各个项目课程及其组成活动单元中,落实为行动化的学习项目。
    (2)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立足工作任务,坚持“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构建一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实行“理实一体化”。以“子项目”或“模块”为单元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接轨”。
    (3)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突出“任务中心”和“情景作用”。
    4.专业选修课
    包括职业能力提高课程和拓展课程,可根据培养目标中不同岗位的要求而设置。也可根据就业方向和行业应用领域需求设置相应的模块化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可以考虑在专业(群)中共享。鼓励各专业开设增强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相关课程。各专业应为学生提供不少于20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应修不少于10学分。
    (三)实践教学
    1.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为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各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践部分总学时理工类和艺术类不低于60%、文经类不低于50%。
    2.完善三级实习制度。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将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习、顶岗实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学年安排1-2周的认知实习;第二学年安排4周左右的专业技能实习;第三学年安排不少于18周的顶岗实习。
    3.规范顶岗实习设置。取消毕业综合实践,不再单独设置“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个别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安排。
    (四)双证书要求
    要求学生取得一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并将相关证书培训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考核类型与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考试与考查课程应协调,不宜过多或过少。专业核心课及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必须定为考试科目。考试、考查的具体方式允许多种或多种方式相结合,鼓励技能测试、“以证代考”等多种评价形式。
    六、学分置换
    为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参与创业、提前就业等情况下,可根据有关规定酌情置换学分。学生参与校外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取得成果(获奖、获取证书、发表论文等)所获取的奖励学分,每学年可用来置换人才培养方案之内的相对应课程的学分。
具体参考学校相关学置换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附件: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版(供参考)
          2.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执行情况总结报告模版(供参考)
         3.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模版(供参考)
          4.课程编码规则(2017版)
         5.课程编码汇总表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2017年6月9日